你在这里

不得不提的经典------谈电视剧八三港版《射雕英雄传》

上海婚姻法律网   邱远律师


近来无事,看到皮皮上有八三港版的射雕,于是就化了好几天将其下载下来,以供珍藏。这部读小学的时候就看的电视剧,一直使我难以忘怀。当一九八三年金庸的代表作《射雕英雄传》在香港无线电视台亮相,当罗文和甄妮的歌声响起,可能当时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部武侠电视剧的影响会绵延二十二年,甚至现在依旧继续。群星光华灿烂,打造了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掀起来山洪海啸的武侠狂潮。八三港版射雕,无法忘怀的经典,他在角色塑造,演技表现,剧情改编,以及拍摄手法,特点,风格等多个层次上比以往的电视剧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此开辟的武侠电视剧的黄金时代。令人惊讶的是该电视剧仅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拍摄,创造了香港历史上空前的收视记录,累计收视区已达一亿人。

 

这部电视剧角色众多,不管是大小角色,表现的几乎非常完美自然,很难看到有什么矫揉造作,所以给我们带来的是身临其境的感受。黄日华(郭靖)、翁美玲(黄蓉)、苗侨伟(杨康)、杨盼盼(穆念慈)表现都非常优秀,以致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把他们现实和剧中角色合二为一。个人感觉,翁美玲的演技丝毫不逊于奥斯卡影后,外表娇俏,甜美可人,温柔婉约的神态,丰富的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黄蓉,成为该剧的灵魂。这使翁美玲成为香港当时最红的影星,可惜红颜薄命,即使她死后安葬的英国剑桥边上的一个公墓,二十多年来,只要有中国人去英国旅游,都会前来瞻仰。杨康的扮演者苗侨伟,外表玉树临风,表演张弛有度。郭靖的憨厚,善良,忠义,表现的恰到好处。杨盼盼逼真的表现出穆念慈痴情一片。号称七大绿叶几个角色:刘兆铭(一灯)、秦煌(周伯通)、曾江(黄药师)、刘丹(洪七公)、杨泽霖(欧阳锋)、秦沛(成吉思汗)、谢贤(杨铁心),他们在演艺圈中打拼多年,功力深厚,演技沉稳老辣。他们的演出是该剧取胜关键。另外其他角色,如李萍(苏杏璇)、丘处机(夏雨—)、欧阳克(黄允材)、梅超风(黄文慧)、柯镇恶(江毅)、华筝(黄造时)、裘千仞(石坚)、瑛姑(曾庆瑜)、完颜洪烈(刘江)等表演的也是天衣无缝。剧中潜伏的巨星也特别之多,如周星驰、刘德华、刘嘉玲、吴孟达、吴镇宇等。

 

该剧的作曲、作词,旋律优美动人,词作富古文学色彩。铁血丹心的作词,邓伟雄,生于香港,香港大学文学硕士,曾任《快报》艺术版编辑,从事电视剧创作多年,亦擅於填写电视剧主题曲。与顾嘉辉并列“辉黄”之一的黄沾先生则堪称词坛宗师。黄沾的词作品是他侠义精神与人生哲学结合的最佳体现。词坛小生林夕在点评黄沾时说:“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其作品可用“侠骨铮铮”四个字来概括,在洞悉浮生百态的时候并不消极抱怨,而是以赤子般的家国情怀和励志的心态积极面对,激励世人,他的作品总有很强的启迪性、鼓舞性。曲作者顾嘉煇一生获奖无数,他正式揭开全球独有的中式小调流行曲音乐类型,配合电视剧热潮的爆发,席卷香港、东南亚及其他华人社会。其特点主要是:以中式五声音阶为旋律创作主要模式。旋律简单节奏简单(符合中乐节奏传统)。加入中国乐器作伴奏,配上西式鼓,低音吉他,配乐中西合璧。歌词用字方面,具古式中文色彩与韵味,歌词内容多涉及人生哲理及家国江湖情义,这与电视剧内容有莫大关系。

 

电视剧致力尊重原著的精神,表彰民族大义,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得人心。射雕原著故事之曲折离奇、人物之多种多样、武功之出神入化乃至写情之真挚自然、用语之诙谐隽妙,均为同辈作家所不及。此书将历史、武侠、冒险、传奇、兵法、战阵与我国固有的忠孝节义观念共冶於一炉,规模宏伟,气象万千,宛若英雄史诗,洵为一代名著。就「武」来说,将武技文学化、艺术化乃至神化。究其本源,则大归於老庄哲学。老子《道德经》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谓「道之为物,唯恍唯忽」;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柔弱胜刚强」、「无为而无不为」等奥旨;与庄子《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天下》诸篇所述「至人」、「神人」或「博大真人」境界,超凡脱俗,而臻武侠小说美学极致。於焉刻画人物、多数都写得神完气足,栩栩如生。能否将这部长篇武侠小说经典成功的改编成剧本,不能不说是一项挑战。改编时,注重表现其中侠骨柔情的精神,删繁得当。从拍摄的情况来看,这是很成功的,无论在剧情演绎,台词设计方面。一再形成许多感人至深的场景,如小郭靖勇救哲别,一灯救黄蓉一节等。

 

一部武侠剧,故事是骨干,情感是血肉,武打是灵魂。武术指导程小东,每场都不一样,凭着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创造出很多精彩的武打场面,由设计到拍摄,甚至最后的剪辑和配音工作,他都亲力亲为,务求得到最佳的效果,制作这么认真,出来的效果令人满意。为了制造雪景,还专门从日本买来喷雪机。工作人员不辞辛劳,专心制作,这种敬业精神使得在八十年代拍摄的武打动作丝毫不亚于今天优秀影片中的武打设计。

 

服装与布景,这也是该剧的一个亮点。如我们所经常看到的红日背景下弯弓射雕的片头画,这是非常有创意的。服装设计,务求能够反映宋代的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我们看不到,象现在有的许多影视中的虚华夸张。作为历史剧,其追求当时的社会真实图景是很重要的,一旦失真,往往会引起反感。里面景色,甚至道具,包括门窗,床幄桌凳,非常有传统色彩,有岁月的痕迹。不像有的影视中那么简化,经常采用崭新的道具,服装,严重失真,这是我们要很好学习的。

 

令我深感惊讶的是长达五十九集的电视剧,竟然在六个月里拍摄完成,而且这么完美,反映出剧组人员的对艺术的追求精神,这该有一个非常优秀的集体组合,才能够这么高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八三版《射雕英雄传》早已超过了一部剧集的含义,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部天马行空的武侠狂想曲,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了我们一个时代的回忆。

 

 

 

参考资料:

⑴偷天换日的是与非─比较金庸新、旧版《射雕英雄传》作者:叶洪生

⑵北京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纪录片《电视往事》中,对八三射雕的评价

⑶香港有线拍摄的《射雕英雄传---制作特辑》

⑷百度百科中的相关资料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本站文章须注明出处(www.021divorce.com,上海执业律师 邱远)

 

 

 

作品名称: